作为中国领先的人工智能芯片设计公司炒股配资基础知识,寒武纪一项关键的融资计划迈过了重要门槛。该公司近40亿元人民币的定向增发方案已获得上海证券交易所审核通过,此举将为其在人工智能大模型领域的芯片与软件研发。
寒武纪于8月15日晚间公告披露,其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的申请已收到上交所的审核意见,确认符合发行、上市及信息披露要求。根据流程,该申请将提交至中国证监会进行注册。
此项融资进展正值市场对国产算力需求激增之际。近期,寒武纪股价大幅拉升,一度创下985元的历史新高,投资者将此次定增视为公司抓住行业机遇的关键一步。
此次定增计划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39.85亿元,较最初方案有所调减。根据方案,资金将主要投向面向大模型的芯片平台项目、面向大模型的软件平台项目,并补充部分流动资金,战略意图清晰地指向了当前AI技术发展的核心赛道。
“弹药”瞄准大模型与“东数西算”
展开剩余66%此次融资的用途与寒武纪近期的战略动向高度契合。天眼查显示,8月14日,寒武纪(呼和浩特市)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成立。该公司由寒武纪100%持股,法定代表人为寒武纪副总经理王在,注册资本为1亿元,经营范围包括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及服务等。
呼和浩特是国家“东数西算”工程的核心枢纽之一,呼和浩特城市副中心和林格尔新区算力总规模已突破10万P,建成总负荷554MW,预计2025年底将达到1100MW,集聚了三大运营商、金融机构、国家部委和头部企业等46个数据中心项目,有“中国云谷”之称。
据,呼和浩特市与宁夏宝丰集团、内蒙古电力集团、寒武纪共建的全国首个绿色算电协同基地,已在和林格尔新区正式启动。该基地包括2个10万卡数据中心集群、信创及智算服务器生产基地、芯片检测实验室等。
该媒体认为,寒武纪正在推进的近40亿元的定增事项,如最终顺利获得证监会的同意,将为其在呼和浩特和林格尔新区的项目提供“弹药”。
浙商证券在其研报中认为,当前限制国内AI芯片公司的核心瓶颈已从需求转向供给侧,即高端芯片的制造产能。在国产替代的大趋势下,市场认为只要产能问题得到缓解,寒武纪这类头部设计公司的出货量便有望激增。
业绩扭转与券商乐观预期
支撑市场热情的另一大支柱是寒武纪基本面的显著改善。,继2024年第四季度营收与利润双双大增并扭亏为盈后,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再度爆发,营收同比增长超过42倍,并首次实现季度扣非净利润为正。
强劲的业绩表现引来多家券商大幅上调其盈利预测。东吴证券在4月底已将寒武纪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值上调至13.1亿元。随后,东海证券在6月预测其2025年营收可达84.43亿元,归母净利润15.95亿元。进入8月,浙商证券预测其2025年营收为75.3亿元,净利润为18.3亿元。
公司在8月14日晚间公告中明确表示,网络传播的关于公司“在某厂商预订大量载板订单、收入预测、新产品情况”等信息均为误导市场的不实信息。公司强调其经营正常,未发生重大变化。
截至8月15日收盘,寒武纪股价报923.7元/股,总市值达3864亿元。
发布于:上海市永华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